理论动态
党旗辉映在惊涛骇浪之巅
迎接十七大特稿:
党旗辉映在惊涛骇浪之巅
——2007年中国防汛抗洪回眸
历史将永远铭记2007年之夏:淮河发生50年一遇的流域性大洪水,长江、珠江等流域的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,重庆、济南发生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暴雨洪灾,西南、江南、华南和西北等地山洪灾害频发。
众志定能成城。目前,全国主要江河水势平稳,中国人民以较小的代价,赢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。
以人为本、生命至上
七月的千里淮河,肆虐的洪水随时都可能撕裂大堤;重庆、济南,暴雨如注、洪涛汹涌……在浊浪滚滚面前,从党中央、国务院到受灾乡镇的基层干部,从防汛会商室到抗洪抢险第一线,处处都能看到以人为本、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演绎。
“紧急撤离任务,确保生命安全是最高的、压倒一切的主题!不仅蓄洪前区内绝不能留下一人,而且要把一切易燃、易爆品和污染品等影响群众安全的隐患统统转移干净。”阜南县派驻蒙洼的包村干部崔显强说。
面对洪魔的肆虐,蒙洼所在的中共阜南县委从县直机关抽调140名干部派驻各庄台组建临时党支部。很快,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,每个堤段的险要位置,都成立共产党员的责任堤段,插上了醒目的标牌。
一个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执政党,一个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政府,理念体现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、知难而上,而行动的快捷、过程的有条不紊、措施的落实到位与否是衡量紧急状况下,应对能力的硬指标、铁杠杠。国家防总副总指挥、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,今年淮河防洪启用了10处行蓄洪区,由于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各项措施细致入微,紧急转移人口1万多人,无一人伤亡。
事实上,不仅仅在淮河,在重庆、在四川、在湖南……在今年的每一场洪水来临之前,各级党委和政府与时间赛跑,有效减少受灾人口4615.2万人。
情为民所系,民为情所动。在由教室改成的淮河姜唐湖蓄洪区转移安置点上,每一块黑板上都有这样一行粉笔字:“衷心感谢共产党!”写下这些字的是饱经沧桑的姜传勋老人。他说,人要懂得感恩,当他在洪水中被解救出来时,他就从心里喊出了这句话。
党组织就是冲不垮的堤坝
哪里有险情,哪里就有党旗飘扬。在抗洪抢险的危难关头,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奋力抗洪救灾,涌现出一个个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动人故事,谱写了一曲曲同心携手保卫家园的壮美赞歌。在人民群众的心中,共产党员就是坚强的脊梁,党组织就是冲不垮的堤坝……
在淮河大堤每一处,在每一个庄台、每一个保庄圩,都能看到飘扬的党旗和闪光的党徽。灾区群众都知道,有党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,就有党员服务队,就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。
在重庆,合川区水务局副局长、共产党员陈登凤,
在四川,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石龙溪村朱家沟涵洞
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名字——中国共产党党员;恪守一个共同宗旨—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,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,他们唯一遗忘掉的,是他们自己。
汛情就是号角,党员就是旗帜。人民和历史不会忘记:成千上万名普通党员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,在大堤上日复一日,无惧、无怨、无悔,用自己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、摧不破的堤坝,让鲜红的党旗高扬在亿万群众的心中,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奉献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主办:江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会 党委宣传部
版权所有:扬州云顶娱乐全部版本 思想政治教育网